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九章 这份骨吸收抑制剂,你们应该用得上(下)
第(2/3)页
,是寻求合作的最佳对象,更不用说,其中不少药物本身就是三清出品。
至于生物领域,全新的基因编辑技术,以及基因治疗,都是三清的强项。
“由于太空旅行的需要,比如为期三年的火星之旅,以后日后的月球基地建设,我们目前对药物的这种频繁补给模式不太现实,对药物的长期需求必须考虑进去,尽可能达到太空中自给自足。”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药物的保质期都无法满足太空旅行的要求,在太空中按需生产药物可能是应对这一挑战的最佳解决方案。”
“所以我们打算先从一些最简单的药物开始,研究微重力环境和太空辐射对药片配方稳定性的影响,防辐射将被纳入药片的设计之中。”
方恒侃侃而谈,将航天中心的计划和盘托出。
“第一批的药物不仅含有布洛芬和维生素C等有效成分,还包括二氧化硅,硅酸镁和磷酸钙等辅料,这些物质在月球表面都能找得到。”
“我们的计划是通过改变成分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了解这些变化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
“如果能为长期太空任务收集关于药物稳定的数据,将有助于未来在轨道上按需生产药物。”
“这属于一个‘自动化机载制药’项目,才刚立项,还没有正式开始,不过有了你们的加入,想必会如虎添翼,进展迅速。”
卫康不由心中一动,空间站中独一无二的微重力环境,能使得一些受到地球重力限制的科研得到发展,从而取得全新突破。
这对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来说,同样非常重要。
国际空间站在轨的20多年间,一共进行了大约3000多项各学科的科学研究,其中占比最高的就是生物科学。
只可惜,以前的华夏,被彻底隔绝在这一研究领域。
既没有空间站,也没有医药巨头,没有条件开展太空医疗和生物领域的研究。
现在,有了三清药业,也有了天宫空间站,条件已经非常成熟,完全可以奋起直追,加快在太空中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
不但生物领域值得尝试,甚至个别明星级的重磅炸弹新药背后,也有太空实验的贡献。
许多大分子药物,在制造,递送和储存上面临着许多技术难题,都有望通过改进结晶纯化技术来解决。
默沙东的研究人员就曾与国际空间站合作,在商业补给服务的太空任务中,使用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