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49章:出国考察
第(3/3)页
新加坡的城市管理水平在世界上有口皆碑,交通管理之严也是众所周知。除了像超车、超速、乱停乱放等违规行为会被处以高额罚款之外,对于工行交通的乘用、自行车和步行系统等等,也都有严格的管理和服务规则。
石更通过考察发现,新加坡在交通管理上除了严厉之外,在制定包容性设计与服务方面,为有需要的一些特殊人群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比如在行人过马路方面,新加坡在细节设计上下足了工夫。
针对老年人,新加坡专门开辟了帮助老年人过马路的“银发区”。在这些区域的上下游路段,分别采取设置减速拱、信号灯或是减小道路的宽度等措施,以便提醒过往车辆注意减速,从而方便行动缓慢的老年人过马路。
针对学生,在学校门口过街斑马线的两边,有一套提醒驾驶人注意避让的设计,比如,用于学生等候、穿行的黄黑相间的格子区域或红色标记区域,以及具有醒目黄色背景的大尺寸交通标识牌等。
针对有视觉障碍等行人,过街处专门设置了伴有声音提示的交通信号灯,帮助此类人群安全穿行。
这样人性化的设计,不但保护了不同年龄、类型行人的安全,也树立了城市尊重市民、以人为本的良好形象。
此外,像新加坡这样人口密度大、交通网络复杂的城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市民出行对私家车的依赖是重中之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各种公共交通的引导措施,让每一位乘客都感受到了公共出行的便捷和舒适。
在乘坐地铁方面,通过浮动票价引导市民出行。比如在工作日,早上七点之前乘坐地铁,可以享受免费的地铁服务;在七点到八点之间完成乘用的旅客可以得到优惠;对于非高峰出行的乘客,还可以得到现金奖励的惊喜。
在乘坐公交车方面,人性化体现的淋漓尽致。例如,为了增加票价的可承受度,政府瞄准了收入水平排在后20%——40%家庭进行票价定制,同时考虑了不同年级的学生、老人以及残疾人,确保这些群体在票价上能够享受到不同的优惠。
在乘坐出租车方面,新加坡有一套独到的做法。在路上为出租车专门设置上下客站点,行人一眼就可以看到,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租车在马路上任意停车和无序候客造成的秩序混乱。在管理方面,为了让出租车“车尽其用”,政府规定在高峰时间必须有八成以上的出租车在道路上服务,以确保乘客用车。作为监督措施,政府还规定八成以上的出租车每天都运行里程不得低于250公里。
另外,政府对于出租车司机的教育和培训十分重视,目的在于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除了这些,石更等人在考察时还得知,新加坡还一直在探索不同的交通出行管理和服务理念。例如,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带有雨廊和过街天桥,伴有专门为轮椅和自行车设计的小坡度无障碍通道;容易理解的专为自行车骑行者设计的地图,和经过优化设计的保证自行车优先的路口;经过巧妙构思的多层自行车停车场等等。
通过了解新加坡关于城市的治理理念,让石更在对于海川的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上得到了很多的启示。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