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9章:病倒了
第(2/3)页
没有做任何的反抗。
想要在春节前产出黄瓜,就必须得在八月份育苗建大棚,而此时距离八月份只有半个月的时间了,回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于是经过商量,转天石更、文雅、管家军三个人就离开双山屯。
回到东平,石更马上召集所有乡镇的一把手到县里开会,研究育苗建大棚的筹备工作。
当听到要建不烧煤的大棚时,谁都不相信,因为寒冬腊月烧煤都产不出黄瓜,不生炉子光晒太阳就能晒出来?根本没人相信。
尤其是听到石更搞几千亩的大棚后,更是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反对,谁都害怕干不成承担责任。
石更见这些乡镇一把手都不支持他的工作,心里很生气,可是生气归生气,他也能理解这些人,虽然双山屯搞反季节蔬菜大棚是成功了,但并不意味着在东平搞也一样能成功,万一不成功,又涉及到杀青的问题,到时容易被老百姓骂,所以不愿意干也是正常的。
但对于他来说,开弓没有回头箭,反季节的蔬菜大棚是必须得搞的。
“既然大家不同意全面的搞,那就先搞几个试点。哪个乡镇愿意搞试点啊?”石更把每个人扫了一遍。
所有人不是低着头,就是往别处看,谁都不搭茬儿。
“我们乡可以搞。”保剑说道。
保剑的开口,让石更着实松了一口气,因为要是没人愿意搞试点,虽然到时可以找田地,让其下令强制性的干,可那样他这个副县长的面子就要扫地了。所以听了保剑的话,石更随即就向他投去了满意的目光。
“还有哪里愿意搞?”石更又问道。
“我们镇也可以搞。”右实权说道。
石更看了看右实权,心说行,关键时刻还是得靠自己的人。
石更以为除了保剑和右实权之外,就没有人会再吱声了。可令他没想到的是,小河乡的乡党委书记也表示可以搞。
于是就把试点定在了西关乡、丰源镇、小河乡。
经过考察与多次商讨,最终三个乡镇定下了三十二个大棚。
在杀青的时候,石更亲自去了三个乡镇,亲自跟被占地的农民许诺,反季节的蔬菜大棚要是搞成了,算他们的,搞不成,算县里的,到时他们的损失一律由县里承担,一分钱都不会少给他们的。
东平不同于关东山区,也就是说双山屯的做法东平是不能完全照抄照搬的,必须得因地制宜,在双山屯的成功经验基础之上,搞一套属于东平的方式方法。
为了尽快把这方法搞出来,石更与管家军,以及东平搞过蔬菜大棚的农民一起,经过反复研究推敲,最终对蔬菜大棚做出了五项改进。
第一,根据东平的气候条件,把原来的墙体加厚到一米多,这样一来,即使受冻层是七十公分,还有三四十公分的保护层。之前一些乡镇的大棚之所以不保温,就是因为墙搞得太薄了;
第二,模仿老花镜的原理,尝试着把两个山墙一溜斜坡改为中间高,增大采光面,大棚的坡度也由二十五度增加到四十五度,这么做是为了增加热量储存;
第三,采用无滴膜,透光度由百分之四十五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为了减少遮光,把支撑薄膜的竹签换成了铁丝;
第四,从管家军那儿学到的南瓜嫁接技术进行一定的升级改造,嫁接后的黄瓜更加耐低温,而且生产期特别长,抗根腐病能力强;
第五,将所有大棚朝南偏西五度。
那段时间,所有参与搞蔬菜大棚的人,都是每天白天干活,晚上开会,研究讨论在建棚当中遇到变得种种问题,几乎每晚都到半夜。
而在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