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7 遗失的英雄_老兵不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57 遗失的英雄

第(3/3)页

蒋庆泉‘向我开炮’的事迹之后,战地记者写了一篇名为《顽强的声音》的战地通讯进行报道。

  这是英雄啊!

  然而这篇报道还没有来得及发,上级就来了通知:不要再宣传蒋庆泉了,他被俘了,因为他的名字出现在了战俘名单之中。

  以当年人们的观念与规定,不管这个人曾经做出过怎样的功绩,只要他被俘了,所有的以往就一阵风吹散了。

  战俘营中蒋庆泉靠着顽强的信念,和战友们互相鼓励着,又一次守住了“阵地”。

  一九五三年八月份的一天,蒋庆泉和这部分坚决回国的战友,突然被带出战俘营,押上了一艘登陆艇。

  一路上他们已抱定要被处决的准备。

  万万没想到,等待他们的竟是一个天大的喜讯。

  “同志们,祖国派亲人来接你们了!”

  当听到来人说出熟悉的汉语的时候,战俘营里的人都哭了,真的是没想到啊。

  那种心情,没有亲身体会的人永远都不能体会得到。

  终于可以回家了!

  哭成一片,一片哭声,都哭。

  没有一个不哭嗷嗷的。

  代表过来了,给战俘们一人一跟香烟,中华的。

  而蒋庆泉没想到的是,自己一辈子被几张纸压得喘不动气。

  几张纸:档案,永远抹不掉的东西。

  回国后,蒋庆泉在专门接收管理志愿军战俘的管理处接受审查。

  再后来,回到了他的辽省农村老家,当了几十年的农民。

  王亮继续道:“二零零九年的时候,蒋庆泉和儿子到丹东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一向老实厚重、沉默寡言的老人在现场突然发了火,说什么也要把一张炮兵阵地的照片扯下来。老人的儿子和纪念馆里的工作人员费了好大劲才把老人拦住。”

  老人哭了:“当时我喊‘向我开炮’,他们为什么不开炮?开了炮我就死了,就不再会当战俘了!我给祖国丢人了,我不配当共产党员。我的屈辱和痛苦,你们根本就体会不到的!”

  现场的参观者和网友们都听得入迷了,这些人,这些事,他们从未听说过。

  王亮:“炮兵当时没有开炮,仅仅是因为炮弹打光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