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5 八一三日记_老兵不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85 八一三日记

第(2/3)页

的时候,王亮又停了下来。

  “叔,您再摸摸?”樊建国问道。

  “没有这个必要了,早就摸够了。”王亮摆摆手。

  躺在那里的这把中正剑真正的主人是王亮。

  中正剑是常凯申赠给其黄埔学生、得力部将及有功人员的随身短剑,因为在其剑柄上刻有“蒋中正赠”字样,因此得名中正剑。

  这已然成为一种荣耀的象征。

  中正剑的剑柄刻有黄埔志工无往不胜、中正等字样。

  另一面就刻校长蒋中正赠。

  当年王亮得到这把剑,是因为在八一三淞沪会战中提出了不少有建设性的方案,得到了常凯申的青睐。

  倏然,王亮的目光又落到了一本日记上,“行啊,建国,你小子连八一三日记都搞来了。这日记原本不是由华南理工大学的符罗飞教授收藏的吗?”

  八一三日记作者是1937年就职于沪高官城唱片公司的职员张德治。

  整部日记十分详细地记述了1937年8月12日日9月11日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华的暴行。

  作者张德治原本是杭州余姚的一位热血青年,因身逢乱世,家境败落,被迫辍学。

  为求谋生,张德治身赴上海,投奔舅舅。

  在舅舅的帮助之下,他在长城唱片公司得到了一个职位。

  本以为生活就此安定下来,却没有想到参加工作没几日战事就爆发了。

  形势所趋,大战在即。

  昔日同窗,纷纷投笔从戎,枕戈待旦。

  但张德治从小便体弱多病,不能亲赴战场,杀敌救国。

  于是他就选择了另一条路:记录战时新闻,留予后辈史料,存证日寇罪行。

  樊建国回道:“符罗飞教授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去世了,赶上那场大风波,日记就流失了。我也是前几年在一次与偶然的机会下在京城的书刊资料拍卖会水囊见到这本日记的。”

  “尽管价格昂贵,我还是筹钱把她拍了下来,因为她的价值实在是太高了。”

  王亮点了点头,很是满意:“你小子有眼光啊,一本记录当年淞沪之战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