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43 老兵的话
第(2/3)页
己的美好计划了……”
谁痛谁知道。
评论区,沉寂了片刻后,网友们纷纷发言。
“喷子呢?这就是你污蔑的高干子弟!”
“打心眼里敬佩他们,为此我愧疚了一生一个当年因为逃离了战场而愧疚一生的逃兵。”
“向姜利民烈士敬礼。”
“我也是军区大院长大的孩子,不得不承认,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对于荣誉,看得很重。最渴望的事情,是得到父辈的认可。我的很多小伙伴都选择了参军或者考军校。还有,他们中有牺牲的,牺牲在了准备战争时期。所以请不要看低我们这些大院里面的孩子。”
一位认识姜利民的老兵站了出来,分享了一些经历:“听到首长讲到姜利民,我感慨万千。因为我认识他,在1959年的春天,我和姜利民同期入伍,一同被分配到贵平生产基地某团八连。”
“遥想当年,祖国的南疆绿绒毯似的秧苗,明镜似的稻田,成群结队的水牛,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这些新兵蛋子感到新鲜,在生产基地我们大开眼界。我和利民都下决心要当一名优秀的农垦兵。”
“第二天,我们就投入到了春耕春播的工作中去。连长怕我们这些新兵吃不消,便分配我们专管农具。姜利民可不是那种要照顾的人。”
老兵讲得很认真,从话语中不难看出,他真的是姜利民的战友。
“每天早出工,他把农具分好后,也随大家下田。中午,别人休息,他修整农具。晚上收工,他把农具洗净后就去清洗身上的泥巴。深夜里他在工具房找个地方,认真学习***著作。他天天如此,坚持劳动和学习两不误。”
“1959年的秋天,正当晚稻开镰的日子,突然大雨滂沱,只一夜工夫,整个生产基地一片汪洋。情况紧急,师里派来了橡皮舟,全团一齐动手,日夜奋战,把大部分泡在齐腰深水里的稻子捞了出来。”
老兵的打字速度很慢,但网友们都耐心地等待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