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夏与蝉2/2_崛起原始时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59章 夏与蝉2/2

第(3/3)页

二十天时间,两个氏族就会入住中京城。

  第二件事情比较简单,但非常重要,就是邀请龙部落与之交易接触过的部落来参加开国大典。

  这件事情已经进行中,派出的迁移熊氏族和狼氏族的船队顺便将这个任务执行,不过熊氏族和狼氏族都在中京城东方,龙部落还派出一支船队前往中京城西方接客人。

  能够邀请到各个部落的首领最好,即便各个部落的首领不来,也要让部落中地位比较高的人来参加夏国的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是夏国展示自身实力的时刻,规模“宏大”的中京城足以将夏国的强盛表现出来,在开国大典上,苏焱还准备进行一下阅兵。

  史书中有关于“阅兵”的最早记载,要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涂山会盟了。

  《淮南子·原道训》中就说,从前,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很高的城墙来保卫自己,大家都想离开他,其他部落对夏虎视眈眈。

  后来禹当了首领,拆毁城墙,填平护城河,把财产分给大家,毁掉了兵器,用道德来教导人民,于是大家都各尽其职,别的部落也愿意来归附,禹在涂山邀请诸侯会盟。

  据说在大会上,禹手下的人手持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载歌载舞,表示对南方部落首领的隆重欢迎,而前来会盟的氏族部落首领都带着玉器和丝绸一类的贵重物品,表示对禹的臣服。

  涂山会盟中,尽管禹没有发一兵一卒,但他的武力展示足以威慑诸侯,从而“化干戈为玉帛”,禹的行为,实际上也就是“阅兵”的雏形。

  另有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在孟津举行大规模的“观兵”,同时宣称伐纣,要替天行道,此后,武王亲率大军,东渡孟津,与商朝军队决战于牧野,重挫殷纣王主力部队,奠定了周朝立国的基础。

  从这可以看出,此时,“观兵”作为一种检阅部队、震慑百姓或敌人的军事手段,已经开始被有意识地,有计划地使用。

  观兵即阅兵,苏焱想要进行一次两千人到三千人规模的大阅兵,参加阅兵的战士皆是成年男性族人,以此来让众部落感受夏国的强大,让更多的部落加入到夏国来。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