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南境之动(下)_皇朝风云之弘云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南境之动(下)

第(1/3)页

  谅山要塞,位在原楚国南部防线的要害位置,与南境的第一大山——蒙山山脉相对,但与高耸入云的蒙山相比,谅山只是一座矮小的丘陵。

  可就是这样一座丘陵,却成为了一道包围楚国南疆的坚固屏障,屡有外敌入侵皆被拒之门外,而楚军却可以通过这里发兵对外征战,鼎盛时期,现在蒙山以南的大片土地都是楚国的领土,居住在那里的蛮族诸部则是他们的臣民。

  然而随着楚国衰弱,蛮族崛起,很快就控制了蒙山以南的土地,又在蒙山之战中大败楚军,让楚国也丧失了对蒙山的控制权,只得退回谅山加固防线,此后蛮族大举入侵却都以失败告终,所以谅山也就成为了楚国赖以继续存在下去的守护神。

  自被赶出蒙山之后,楚国历代君王很多都有想过恢复那些领土,也曾为此努力,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集结了二十五万大军南征,试图一举收复故土,可蛮族经过多年发展,国力已十分强大,此次南征遭遇大败,丧师超过三分之二。

  楚国国力为此大损,其后北方的夏朝又趁机掠取了他们的大片土地,形成了对南境的另外一个国家——唐国的包围。

  此后楚王虽有其心,却苦于南北两线作战,不仅没有丝毫进展,反而多次损兵折将,令楚国本就不充沛的国力雪上加霜,这也是导致楚国衰落的重要原因。

  虽然楚国收复故土无望,但他们对谅山要塞的经营还是可圈可点的,失去蒙山之后,这里就成了抵御外族入侵的第一线,楚国当然知道此地的重要性,比如其他地方可以几年没有新兵换防,唯有谅山必须时刻保证有足够的青壮年,每年楚国的军费有四分之一用在了谅山上。

  这些付出得到的回报就是自谅山要塞落成以来,还没有任何敌人能够通过这里,打进楚国去,可见谅山要塞的坚固程度。

  在楚国军中,谅山军向来以精锐中的精锐闻名,这支精锐部队的指挥官一般都是由极受王室信任的将领担任的,比如说前任谅山要塞指挥官赵成,他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