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第 271 章 朱棣的发疯文学1_朕只想要GDP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71. 第 271 章 朱棣的发疯文学1

第(2/3)页

不由得垂泪:“这是皇家的家务事,外人怕是不好插手的,只是我思忖着您是那孽障的嫂嫂,又是皇太孙的生母,向来拿得稳主意,便冒昧的来问了——您若是便宜的话,便去瞧瞧她,也劝她几句,九殿下乃是天潢贵胄,皇爷亲子,身份贵重,非比寻常,难道还能让他退让吗?再这么执拗下去,伤的只能是她自己啊!”

徐倩茂都一一的应了,又温和道:“您放心,这事儿我记下了,必然会办妥当的。”

待到安国公夫人走了,她身边的婢女春杏便迫不及待的用鼻子哼了一声:“九殿下平时在您面前,倒是人五人六的,谁晓得背地里竟作下这等勾当!王妃的嫁妆都抢,真不要脸!还有那个于氏,简直跟……”

她想说“二小姐”,然则当年那事儿或多或少也算是忌讳,话到了嘴边儿,还是没说出来。

但是徐倩茂却已经明了了她的意思。

再细细那么一品,就觉得更有意思了。

当年之事,她尚且只是局中人,五年之后,却已经跳脱到棋盘外了啊。

徐倩茂起身,自己取了大氅披在身上:“我进宫瞧瞧大嫂去。”

春杏不大不小的吃了一惊。

这丫头是个热心肠,闻言不由得期期艾艾道:“您不去瞧瞧九皇子妃吗?王妃娘娘多可怜啊。”

徐倩茂失笑道:“我正是觉得她可怜,所以才要去瞧瞧大嫂呢。”

她意味深长道:“你以为安国公夫人真是打算请我做说客,去劝和那夫妻俩吗?”

回程的路上,安国公夫人身边的亲信也正觉不解。

“夫人,凭着您跟七皇子妃的私交,完全可以开门见山的,何必这样迂回呢?”

“不,你不懂。”

安国公夫人微笑道:“这件事情只能迂回,不能开门见山。”

七皇子妃也好,皇太子妃也好,当年都是经历过庶人六流血事件的。

且更巧妙的是,这两人或多或少,都曾经受害于庶人六夫妻。

而如今的九皇子与于氏,活脱儿就是庶人六夫妻的翻版,行事上与庶人六夫妻一样毫无底线。

皇太子妃是皇太孙名义上的母亲,七皇子妃是皇太孙的生身母亲。

前者在内宫兢兢业业,努力尽到一个未来国母的责任,后者在外孜孜不倦,协助皇太孙将朝廷的版图拓展的更大,使得国库也愈发充盈。

可以说,这两个人有着共同的目标——维持当下的政局,推动这个国家走向富强。

尤其是七皇子妃,她这个人心怀大义,又不乏慈悲,对于那些处境困苦的女儿,始终怀着一份真切的悲悯。

是以对于这两人来说,九皇子跟于氏这样脑子极端不清醒且居于高位,颇有些要重蹈庶人六夫妇覆辙的人,是重点观察对象!

用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是你有一个非常可爱乖巧的女儿,她很聪明,也很懂事,你发誓要用生命去呵护她。

某一天你发现你家附近出现了两条疯狗,虽然它们没有咬你的孩子,在你面前表现的十分无害,但是他们在你面前毫不留情的撕咬了别的路人。

这时候你选择……

A:没事儿,不会咬我的。

B:哪儿来的疯狗?赶紧打死拉倒!

皇太子妃也好,七皇子妃也罢,毫无异议的都会选择第二个。

且在此之外,还有更加微妙的一点。

那就是——皇爷的儿子实在太多了!

二十几个呢!

而根据本朝敲定下来的荣养制度,要供养他们,实在是极为巨大的一笔花销。

据安国公夫人所知,皇爷已经表露过要削减宗室开支的事情,只是还在规划期,没有最终敲定罢了。

不过,想来也不会太远了。

毕竟这事儿得赶在皇爷还在的时候完成,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争议,不是吗?

对这事儿最积极的人会是谁?

当然是皇太孙!

江山的份额就这么大,分给宗室的多了,分给他的不就少了?

此时这事儿要是送到皇太孙案头上,岂不就是瞌睡虫拿到了枕头!

用感情来打动讲感情的人,用利益来打动讲利益的人,用这样的手段来做事,怎么可能做不成!

九皇子用天家身份来欺压王妃,自己也被高于他的人处置,这不是很合理吗?

而从头到尾,安国公夫人都没有参与。

她只是作为一个母亲,去请求七皇子妃帮忙劝一劝自己的女儿罢了。

而安国公府,也只是出手料理掉了于家。

这官司即便打到皇帝面前,安国公夫人也不怕。

……

徐倩茂进宫去见了皇太子妃,略过安国公夫人不提,只说是自己打听到的:“老九家里的风声,好像有些不对呢。”

又道:“我虽然是他七嫂,但这些事情还真是不好贸然去管,但大嫂您就不一样了。”

再没说别的,转头谈起了公事。

皇太子妃也没有深问,等人走了,马上吩咐:“去听听九皇子府上的动静,当心些,别惊动了人。”

心腹领命而去。

……

对于九皇子府上的人来说,这是相当难捱的一夜。

但是对九皇子妃来说,过去的这个夜晚,同过往那些夜晚没有任何分别。

总归都是不见天日罢了。

于氏昨天下午到了九皇子妃门外,一直跪到了第二日上午,水米未进,头都磕破了,却没得到她预想之中的宽宥。

她当然是不甘心的,但是身体的苦痛先于精神快一步到来——一个婀娜纤细的美人儿在外边受了这么久的劳累,早就支撑不住,那口气儿一松,整个人软软的栽到了地上。

到底是侧妃娘娘,府上的侍从们倒也不敢任由她倒在那儿,忙将人抬了走,又差人去请大夫。

于氏先前晕倒,只是过于疲累的缘故,叫人喂了几口水,含上一片山参,便幽幽转醒。

见自己已经回到了自己的住所,九皇子那个没用的男人正坐在床边嘘寒问暖,大声呵斥侍从外加怒骂九皇子妃,间歇性的进行医闹,于氏便知道事情没能办成。

二话不说,她马上挣扎着起身:“扶我过去,负荆请罪,哪有没得到谅解就离开的道理?”

这是于氏的真心话。

只要能救下于父,不要让自己成为罪臣之女,跪一天算什么?

跪上一个月都不亏!

但是九皇子已经不忍心再让她去受苦了:“不,你在这儿养着,我去说——”

他要是能行,于氏早就让他去了,还能等到现在?

打着为他好的幌子,又一次坚决的拒绝了。

看九皇子还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非要替自己去,她甚至于砸碎了花瓶,用碎瓷片抵住喉咙,泪盈于睫:“难道王爷真的要逼死妾身吗?!”

九皇子见状,唯恐爱妾真的有个万一,忙放柔了语气,又是怜惜,又是无奈的道:“好,我叫你去便是了。”

于氏单薄的身影再度出现在了九皇子妃门外,九皇子神色凄迷的立在不远处,痴痴地看着爱人瘦削的背影,手掌不由得攥成了拳。

戏码很琼瑶,只可惜九皇子妃并不是好的观众。

你们爱怎么演就怎么演,反正我就是不松口!

你们搁这儿欺负我,我娘家想办法替我出气,这会儿你们来我面前低三下四,我反手跟娘家人说这事儿算了?

那我不是太贱了吗!

而于氏的爹也是点背,赶上了好时候。

什么好时候?

皇爷他老人家说世界那么大,他想去看看,走之间提早把狱里的人犯杀喽,给他老人家送送行!

消息一经传出,京师为之震动。

多数人是在为皇爷居然要离京,且还敢放手把朝政交给年幼的皇太孙和辅臣们处置而震动。

极少数人——特指于氏,则是被这突然提到近前的秋后问斩而震动。

早先一说秋后,好歹还有一个多月,时间上足够周转,现下陡然提前到了皇爷离京之前,那可真就是近在眼前了!

于氏几乎是一天天的数着日子,除去喝口参汤吊着命外,几乎全天都跪在九皇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