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5章 建交计划
第(3/3)页
的一个玩意儿,并不完全等于近现代国际上通用的外事规则。
毕竟时代不同,近现代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觉醒,外派大使和驻外工作人员都有很强的爱国情怀,对祖国有着强烈的向性,很少有外交人员叛变,所以他们能很好的执行国内分派给他们的任务,为祖国的利益奔走。
但在这个中古时代,国家是什么,在普罗大众甚至上层精英心目中,都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符号,统治者收税,被统治者纳税,统治者想方设法制定规则维持其特权,被统治者苟延残喘,只求平平淡淡过日子,国家就是统治者画了一个圈,把二者有效的圈在一起,仅此而已,不存在忠诚或者爱国一说。
给谁纳税不是纳税?
被谁剥削不是剥削?
同样的,统治谁不是统治?剥削谁不是剥削?
了不起换个圈子。
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没有受过爱国主义教育,没有觉醒民族意识的驻外官员,很难保证他们能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怕不是分分钟被糖衣炮弹诱惑,反过来成了别国的外交官。
嗯,这就是夏凡搞出这一套的目的所在。
其他国家在夏国的驻外机构的作用或许只局限于联络,方便随时能找到可以传话的人,当然更方便夏国反向收买高级线人。
而夏国国民在一开始的凝聚力就不是这些中古时代的国家可比的,经过‘那位’复活的一百万夏民,民族意识俨然超过了同期同胞——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在异族入侵时会选择拼死反抗,足可见其性格之刚烈,大义之秉持。如此,夏国派遣到别国的驻外机构,完全可以在单纯的联络业务之外,再酌情稍稍开展一二方向,尽最大限度的接近近现代大使馆的职能。
然后夏国再努力发展内功,将驻外人员的叛变可能降至冰点——等夏国发展到普通平民的日子过得比他国地主还要好的时候,等大夏的铁蹄在他国领土上证明了自己之后,要物质有物质,要精神有精神,祖国是如此优越,除非受到莫大冤屈,否则傻了才去投靠一个鸟不拉屎的化外之邦。
然而想法很美好,却也要别人愿意配合才行,王一帅花了一个月时间,山海一圈跑下来,仅只遇到汉顿三世这一个傻…咳,就这一个俊杰。
所以,对于汉顿三世,这个大夏人民的“老朋友”,王一帅的意见是,在计划中原有的福利基础上,可以给予其一定的优待。
姚先邦表示同意,关于具体的优待细节,两人又进行了一番仔细的商讨,最后统一认为,经济上的优待给不起,人家也不稀罕,还是着手于政治,比如一些华而不实的荣誉啊,无关痛痒的资格啊之类的,这东西好,惠而不费,偏偏好面子的统治者们最喜欢。
两人愉快的达成了共识,然后由姚先邦亲自前往起点县,向总务厅汇报,正好顺便把朴实心和巴洛利申请来访的消息一并带上。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