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2章 山海城邦
第(1/3)页
山海十四城,从西向东,依次排开,分别为塞波城(距新港直线212里)、居施城(360里)、汉顿城(444里)、米顿城(504里)、共基城(560里)、费西城(616里)、余扶城(632里)、高刚城(692里)、白冥城(744里)、辉耀城(832里)、加城(880里)、乔城(900里)、高地城(940里)、木刻城(988里)。
十四城中,除加城、高地城、木刻城外,其余十一城全部频临木刻南海岸,面朝向蓝海,加城等三城比较特殊,加城和高地城是频临北海岸,面朝向浅海,木刻城则频临东海岸,面对木刻海峡,严格意义上,它们和南海岸的乔城、辉耀城都已经不能算作山海城邦,因为它们的位置明显超出了山海走廊的范围,属于避风山脉以东的东木半岛,东、南、北三面环海,东面与斑石半岛隔海相望,共同构成一道钳子,将浅海牢牢锁在蓝海东北角。
只不过人们怕麻烦,懒得将它们进行区分,后来就叫习惯了,统一称为山海xx城。
而严格意义上的山海走廊呢,则至白冥城为止,白冥城正好位于避风山脉的尾尖上,等于是山海走廊的东部门户,过了白冥城,就是一马平川的东木半岛。
东木半岛的西北角有一座东部城邦共同构建的军事要塞,重点防备北方鞑靼,同时这座要塞也是通向鞑靼的商道关口。
除了地理位置上的区别外,山海十四城的政治性质也大相径庭。
总结来说,分三派,亲土派、亲庭派和中立派。
额,木刻半岛虽然位于蓝海北域,但山海城邦却与南边的国家联系更密切些。
这也没办法的事,谁让近在咫尺的东部、北部全是些游牧鞑靼呢,任何时代,文明等级高的国家、地区和人,都本能的瞧不起文明等级低的国家、地区和人。
就好像二十一世纪网络上流传的一句笑话:罗马人认为除了罗马,全欧洲都是蛮夷;希腊人认为除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