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2章 起点号北上
第(1/3)页
夏二年正月十五。
这一天按农历算,是传统的上元节。
然而,夏国上下无论是夏侯还是普通工农,都没有一人提起过节的事。
大家就这么心照不宣的将它忘了。
因为大家都在忙,哪有时间过节。
初一时候的总结会议上,高弘毅汇报了夏国如今的库存粮数目,一共二十九万石,足够供六万人支撑一年的,如果只支撑到冬小麦收割,则可以养活十五万人,今下夏国三县一镇总人口共计约五万,即使要留下九万石粮以做万一,也还有五万人的空间可挖,如果夏凡稍微激进一点,马力全开,几乎一夜之间夏国的总人口就可以翻倍,这是一个极其恐怖的事情。
好在夏凡没有丧心病狂到不给自己留一丝余地,五万人的缺口,他保守的只填了三万五千人,其中,因为三义县留下的原住民最多,——足足八千多,急需夏民前往稀释,所以有一万五千新征召的夏民被移往三义县定居,剩下的两万人,起点县和平安县各得一半。
当然这些人不可能一次性迁入,没那么多房子安置他们,想要全部落户,估计要等到二月份了。
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突然而来的大移民,需要新增多处定居点来安置,移民虽然会陆续到齐,但一些基础设施,比如房子,都要提前做准备,然后,交通局不得不将精力从修路上暂时撤回,用来盖房子。
李嘉胤:“……”
刘满:“……”
另外,人口增多,虽然会带来大量的劳动力,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但短期内同样会加大粮食压力,获得更多的粮食迫在眉睫。
而想要获得更多的粮食,一味地靠开垦更多的土地明显效率太低,单纯的买粮又很吃亏,因此,提高亩产量和农民的工作效率这两种最有效的方法,不可避免的进入了大佬们的视野。
于是,获取更多更好的肥料和工具就成了首选。
肥料方面,化肥暂时是指望不上的,夏凡已经派人通知了海运部刘海亮,让他们在外巡航时,要多留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