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更新元年(七)_开局百万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7章 更新元年(七)

第(3/3)页

我向胡阁老问好!”

  “一定带到!”

  胡之阔点了点头,转身匆匆离开。

  这第一批移民会被安置在北海岸靠近列门地峡的区域垦荒,作为农民而不是牧民使用,之后,接下来的两个月内,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移民迁往山北,然后迅速填充山北空旷的东、北、西部海岸。

  总结来说,山北区会形成内陆放牧、沿海渔耕、工商贯通其间的产业格局。

  作为户曹主簿,无论工农商牧,只要是关系到民生方面的事,都归他管,整个更新元年,注定了胡之阔闲不下来。

  但这种忙碌,胡之阔表示,再来三年。

  三月和四月,是山北痛苦并快乐的两月,是东木郡郁闷的两月。

  不过东木郡的这种局面,随着五月份冬小麦的收割后,得到一百八十度改观。

  作为被调走了十万各族百姓的补偿,夏凡在五月份亲临东木郡,并一次性往东木六县(浑城县、山海县、武定县、武成县、安远县、白冥县)移民二十万,且,都是大名单中纯正的夏民。

  至此,通过陆续征召,大名单中的一百万人已经被征召了五十七万人,全国在籍人口(国人和归化人及以上阶层)达一百四十多万人,准确的说是一百四十九万一千四百零三人。

  其中,山中郡二十八万人,新港区六万人,山北区三十五万人,东木郡六十八万人,汉盾都护府八万人,列门都护府四万人。

  对于名单中剩下的四十三万人,夏凡也有了考虑,新港及整个塞波以西的山(避风山)南地区三十万,山北地区十三万,预计在夏四年上半年全部征召完毕。

  而有了充裕的人口,山北的肥沃土地得以迅速利用起来,五年内开垦出千万亩农田不是梦想,另外,大夏的工业制造能力和研发能力也在稳步提升,特别是大夏还拥有名义上的七个藩镇,民力充沛,一些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比如北通道(北关镇-山北区)的凿穿和南通道(南关镇-新港区)的修缮,这些大工程都得以付诸实践。

  可以说,夏二年是大夏最彪悍的一年,是版图扩大最快的一年。

  夏三年,更新元年,却是大夏最忙碌的一年,综合实力进步最快的一年。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