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2章 两个失意者
第(2/3)页
看完信件后,夏凡那个头疼,一面下令立即南返,一面皱眉思索着该如何打发他们。
这些人来夏的意图各不相同,答应谁不答应谁,答应是全部答应,还是有保留的部分答应等等,都不是拍着脑门就能定下的。
…………
当夏凡急急往南赶的时候,已然半开放的新港特区逐渐热闹起来。
新港特区在籍人口超四万,且有三分之二集中在以新港湾为中心的十里方圆内。
除了夏国公民外,新港外来人口也已破万,尤其是夏国在九月亮剑后,外来人口就有了一次爆炸式的增长。
走在新港最繁华的环海路上,就会发现来来往往的行人总体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一种鼻孔朝天,傲气十足,一种小心翼翼,新奇张望。
前者是夏民,后者是外来人。
很好区分。
当北方战事的戏剧性转折发生后,消息传到南方,这种差异就更明显了。
夏民欢呼雀跃,奔走相告,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神态,某些被洋大人压弯的脊梁也重新挺了起来。
外来人则满脸懵逼,心里憋着一肚子话,却不知从何说起。
在习惯了小打小闹的山海走廊,真不习惯突然冒出这么一个夏日天。
夏国的出现明显破坏了山海的平衡,以后怎么办?山海还会保持像现在这样的城邦格局吗?
聪明人都知道不可能!
外务局和新港区府联手修建的馆驿区,塞波、居施、汉顿、共基、米顿、费西、余扶、高刚、辉(耀)高(地)、木刻等十支使团都被安排住宿此处。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侥幸未死,成功挨到夏军拯救的原加城城主加戈壁一家、原乔城城主乔略威一家。
此时,加戈壁和乔略威这俩难兄难弟凑到一起,激烈的讨论着夏国在北方的战事。
他们并非讨论夏国的军事部署,也不讨论夏国未来在北方可能面临的局面,他们只讨论,该怎么就此事拍夏侯的马屁,把夏侯拍舒心喽。
听说夏侯已经在往南赶的路上,他们是心急如焚,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在夏侯回来之前,想出一个具有创意,不那么落俗套的马屁才行。
两人现在什么都没有,未来是吃糠还是吃肉,就全看夏侯的意思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