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新港特区和毕公镇_开局百万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2章 新港特区和毕公镇

第(2/3)页

夏凡心目中的试点只有两处,不会影响全局。

  “成何体统!肃静!”主持会议的总务厅通政司通政使王虎臣顿时喝道,大夏没有礼部,礼部的工作暂时由通政司代劳。

  等众人安静了,段四章这才笑呵呵接着道:“夏侯令,总务:

  调总务参政、农业局长高弘毅,任新港特区区尹,加总务参政、特区行台尚书、尚书令衔。

  擢升第二营营长、都尉郭瑶,任新港特区区尉、兵曹主簿,加特区行台尚书、尚书左仆射衔。

  擢升三義代县长李嘉胤,任新港特区左丞、礼曹主簿,加特区行台尚书、尚书右仆射衔。

  擢升原新港镇长王浩,任新港特区右丞、户曹主簿,加特区行台尚书衔。

  擢升人事局副局长文宝章,任新港特区吏曹主簿,加特区行台尚书衔。

  擢升夏贸公司财会部经理阮燧,任新港特区监察御史,加特区行台尚书衔。

  擢升警察局水警支队支队长关襄,任新港特区刑曹主簿、警察支局支局长,加特区行台尚书衔。”

  一共七人的区台尚书任命下达,亲自在场的自然少不得一番向夏凡表忠心,然后再接受他人的祝贺。

  王浩欣喜之余,又免不了一阵遗憾,官是升了,新港也还是那个新港,但新港的主人却再也不是他王某人了,从一把手变为四把手,终究失去了些儿滋味。

  接下来的非区台尚书的任命,对无关人等来说,重要性大大降低,除了大理、通政室主任等寥寥数职,根本没多少人关注。

  幸运的是,新港原班人马大半得以保留,职务或多或少往上提了一两级,运气好的任曹左史、曹右史,运气差的更是只能任支局副局长,只能说,各人有各人的缘法。

  开完了新港晋升暨人事变动的会议,夏凡不再停留,在留下两万移民后,就带着一帮中枢大臣,施施然的北返起点县。

  政务方面,夏凡基本上都下放给了总务厅,他只负责定方向和重要事件的拍板,而他自己的主要精力,主要放在军务和科技发明上。

  而在科技发明中,夏凡当前最看重的则是军事、通讯和交通这三块。

  军事决定一个国家的安全、话语权和势力范围。

  通讯和交通则决定有效控制范围。

  所谓的帝国之璧,就是因为交通条件差,通讯不及时,中枢对边疆控制力薄弱,导致边远地区阳奉阴违,时降时叛,令中枢苦不堪言,从而失去了向更外围扩张的能力和动力。

  当然,扩张,经济也占有一定影响,就是因为需要钱,才更要去抢的嘛。

  想想大英帝国。

  回到起点县后,夏凡只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