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8章 盐毛道北三段
第(2/3)页
“区尹大人贵为封疆,却时刻不忘基层人员的感受,实在是让我等汗颜。”
“……”
收。
姚先邦满意捋须,俩交警“感激涕零”——虽然他俩宁愿到外面淋雨,也不愿意杵在一群大佬中间,坐立难安,束手束脚。
尴尬。
姚先邦或许有真心成分在,但他不可能将心思过多的放在两个最低级别的从七品见习警员巡道交警身上。
他亲临盐毛道,可不熟来玩的,他甚至做好了一定冒险的准备,深入危险地段施工现场,激励一线工人,顺便提出一些“高瞻远瞩”的建议,给出一些建设上的指导方针,在中枢都颇为看重的盐毛道北三段工程上,留下自己的痕迹。
盐毛道联通北通县北关镇和山北区通口镇,其整修、拓展工作,自然也是由两地共同担负,整个盐毛道被南北一分为二,北通县府和山北区府分别负责一部。
而北三段,即为山北区府负责的北半段编号为三的那一部分。
也是整个“盐毛道工程”最为艰难的一部分。
为什么说这段路最艰难?因为这段路,应该说这段压根就没有路,一面万仞悬壁,一面万丈深渊,想要直接从这里修一条飞架南北的通途,其难度,可以直接参考华山的长空栈道。
原本,盐毛道自动绕过了这段,在这里拐了个大弯,拐向东南,然后东北,再西北,一个超大半圆弧,这才将这一段绕了过去,因此,盐毛道的总里程平白多了一倍。
时间多消耗了一倍,物资多消耗了一倍,人身还不见得就一定安全。
毕竟在茫茫大山之中,多待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
以前倒没什么,山中平原全是一群逃难的难民或逃罪的罪人,山北活跃的又都是一些率兽食人的鞑靼,总之,两边都是穷鬼,有条路就不错了,弯就弯点吧,还要什么自行车。
但现在不行了啊!
山北山中都在快步发展,南方的商贸大城新港,正张着张大嘴,源源不断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