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3章 御前内阁会议(五)
第(2/3)页
“因粮于敌,因粮于藩。”
八个字,两句话,铿锵有力。
只是,众人的面色有些古怪。
因粮于敌很好理解,因粮于藩,额,是不是太无耻了?很是影响大夏中枢的光辉形象啊!
“诸位觉得,老夫的想法可行否?”刘满笑道。
“可行是可行……”周敦吉道,“但能不能行得通,能起多大效果,能为户部分担多少军费,吾不得知……然,不管结果如何,军费必须一文都不能少!”
“都督莫急。”却是礼部尚书张明道,他还指望着将军费嫁接出去,挪出来的经费好用在礼部呢。
“随着贸易的兴盛,稳定市场的扩大,诸藩元气逐渐恢复,甚至今日之繁荣,比战前犹有过之.。其享受大夏体制下的高额福利,自然就应当为大夏作出更大贡献。”
“而且,七藩中,除越藩外,六藩都处于大夏军队保卫圈的腹心之地,内无民乱,外无强压,一片安宁祥和,藩内百姓盼之久矣的和平,已然来临。
大夏作为宗主,应当视各藩百姓为嫡亲子民,肩负起责任来,诸藩的稳定和平,由我们来守护,至于鸡肋般的臃肿藩兵体系,根本没必要浪费资源去维持。
放归藩兵,允许他们和普通百姓一样追寻梦想,不再受兵役之苦,用自己的双手,在这盛世里,为自己,为家人,拼搏出一份更体面的生活,而大夏,最不缺奇迹之地,百废待兴的山北区、欣欣向荣的新港区,数不尽的机会在扫榻以待。
对于个别执意要马上博富贵的好汉,大夏也不吝开方便之门。加入夏军,岂不是比为一区区藩兵更能体现价值,更容易实现目标?
既能一举解决各藩的冗兵症结,又能放归大量青壮劳动力,转化更多的生产力,还能获得大夏王师的亲自保护,我想,如此善政,各藩主们定然会欣欣喜若狂。”
张明不要脸的睁着眼睛说瞎话,而且还一副煞有介事的样子,说完后,就开始掰着手指头算账。
“山海现存六藩,每藩可为大夏养兵五千,木刻伯、西城伯一万,总计四万……”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