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女儿的审美废了_我,董卓,爱民如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章 女儿的审美废了

第(2/3)页

如何,一定要先把自己身世说得很惨。最好是父母双亡,你却有一个梦想……”顿了顿,董卓才一摆手:“呃,你到底想说什么来着?”

  一段话里好几个跳跃,还有一大堆听不懂的名词,蔡琰就算学富五车也一脸迷糊。最终眨了眨眼,才勉强给自己找了个结论:叔父这是……知识都学杂了啊。

  定了定神儿,她才将崩了个稀碎的思路重新收拢回来,道:“奔波流离这些年,侄女接触最多的就是黎庶黔首,对他们的状况了如指掌。叔父可知,普通一家农户五口占地百亩,种黍一年所获几何?”

  “不,不清楚……”

  “若遇风调雨顺的年景,这户百姓能有150石左右的收成。然刨去口粮、田租、算赋、种子、农具,这户人家只能勉强度日。一遇水旱、疾病、丧葬或其他意外,或国家赋役加重,家民就有破产、饿死、流亡的危险。”

  “然,然后呢?”老董不懂,蔡琰到底想说什么。

  “侄女想说的是,大汉百姓的生活其实极其困苦,完全没有能力再去交易。纵然叔父放开商业,也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听到这里,董卓总算明白了:交易的前提是物产充足有富余,若家家户户连饭都吃不起,商业便无从谈起。

  之前她从治国、黎庶黔首的角度论述,其实都只是表面。真正的根源,便是汉朝还没有打破“重农抑商”的生产力基础。

  但理解归理解,他还是很迷糊:“普通乡亭百姓的确如侄女所言,黎庶承牛马之承,食犬彘之食……可洛阳首善之地,人口百万,东西两地的金马二市早已成熟,且还有南市正在兴起,完全有放开商业的基础。”

  “叔,叔父只想先开放洛阳一地的商业限制?”蔡琰也有些惊愕:你一独霸朝堂、一手遮天的大权臣,只看到洛阳金马南这三个农贸市场?

  你的眼界呢,心胸呢?

  刚才纵论古今的气势和博学呢?

  老董也挺无奈,在小姑娘诧异的眼神下,讷讷道:“黎庶苦寒,叔父自然也知晓,故而只想从洛阳下手,先打个样板儿再说。”

  区域发展不平衡,当然要因地适宜,不能搞一刀切。

  另外我就是想让洛阳百姓买东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