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僚人叛乱_耕耘贞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 僚人叛乱

第(3/3)页

区的吏治体系水泼不进,率军进攻又成本太高,所以就这么拖下来了。

  但这次对大唐来说,倒见到把他调离南扶州的机会。

  而冯盎与陈龙树相比,那可是比陈龙树要尊重大唐多了。

  别得不说,至少冯盎敢亲自来到长安,但陈龙树虽然成为了南扶州的首任刺史,但也没有来过长安啊!

  所以,冯盎虽有自己的小心思,但比较起陈龙树,大唐朝廷里面的人还是更信任冯盎。

  至于冯盎想要做岭南王这一件事,还是那句话,岭南那块地只要能够保持稳定,朝廷不在乎它到底在谁的手里。

  因为岭南那边八山一水一分田,实在没什么产出啊!

  “岭南地区人烟稀少毒障弥漫,诸卿觉得派遣谁去比较的好?”李世民道,“药师你说?”

  “臣认为宿国公在为泸州刺史之时,有镇压僚人的经验,让他为将最适合不过!”

  李靖看了一眼刚刚回到了朝廷的程知节,果断推举了他。

  程知节听到李靖推举自己,倒是意外的看了一眼李靖,不过扶了扶自己腰上的御服玉带,这条腰带还是自己平僚时候李世民赐给自己的,顿时抬头挺胸,一副舍我其谁的样子。

  “义贞吗……”李世民点头道,

  “便任免你为岭南道行军总管,率军两万平定南方叛乱。

  另外冯盎乃是本地人,你且多多听听他的意见。”

  “遵命!”程知节听到李世民的任命马上应答下来,抚了抚自己的玉带,果断跳舞谢恩。

  很快,整个长安便知道南方僚人叛乱的消息。

  当然,对于长安百姓来说,岭南距离长安实在是太远了,大军从长安到岭南,少说也要两个月时间,若时间多了三个月也不是不可能。

  这样的情况下,这个僚人叛乱的消息,对于长安的百姓来说,顶多也就只是谈资而已。

  绝大多数人最多也只是关心,自己家人出征后,到底什么时候会回来。

  不过,李泰听到了这个消息,倒是马上写奏章给李世民,询问是否需要派遣医疗营随行。

  而李世民考虑了一下,因为南方毒瘴弥漫,有医疗营跟着,就算是水土不服,至少士兵们也不至于出什么事,便要求医舍出三百医者为医疗营,随军前往岭南。

  随着军部的命令送到医馆中,刘神威也马上便开始安排起来。

  毕竟抽调了这么多医者对整个高陵医舍体系是个相当大的考验。

  但这件事是一开始就制定下来的制度,所以刘神威也只是尽可能安排合适的人过去。

  毕竟需要行军,而且还是南方瘴气弥漫之地,那些身体瘦弱的人自然第一时间排除掉了。

  基本都是上次随军出征过的医者,至于带队的人自然还是自己,至于医舍则是交给最近沉迷证道的孙思邈先带着。

  说实话,有孙思邈坐镇医舍,整个医疗技术肯定是不降反升,只不过随着各种的医疗骨干的抽离,医舍的运转效率自然而然的下降下来,这才是最关键的。

  不论怎么说,有孙思邈坐镇,有医科学子源源不断的补充,医舍的正常运营还是能够下去的,这让刘神威倒是松了一口气。

  而伴随着医疗营的集结,李泰也把医疗物资,毛驴马匹都给刘神威安排好。

  尤其嘱咐刘神威到地方后,第一时间去找到石灰石,雄黄之类的东西做好准备,至于饮水更是一定要烧开了才能喝水。

  说实话,这时候的李泰可真不像是平常利落的越王,反而像是老婆子。

  但即使如此,李泰依旧孜孜不倦的把自己所知道的一些常识告诉刘神威。

  毕竟南方地区跟北方地区是不一样的,南方地区几乎没有被开发过,比较起战斗时候的减员,还不如说行军过程中的非战斗减员,才是南方地区最难以克服的重要因素。

  而李泰的嘱咐,刘神威直接派人把这些注意事项一一的记录下来,然后便是率领医疗营跟在大军身后,向南方而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