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湟谷地的定位_耕耘贞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湟谷地的定位

第(2/3)页

?就他们?感觉没有他们我们一样也能控制好这鄯城啊!”卢安寿道。

  “但我想要得是管理好这鄯城啊!”李泰笑了笑,继续说道,

  “不过我的确需要有人扮演黑脸,以后你就负责带人寻街,把蛮横霸道给展现出来。

  别影响百姓的正常生活,谁要是撞到你的手上,当初高陵怎么处理的,你还记得吧!”

  “送去煤矿挖煤!”卢安寿说到这里,到是精神了几分道,“这里也有煤?”

  “没有,不过送去疏通水道也是一样的,毕竟要尽可能维护好李总管他们的粮食运输!”

  李泰平静的决定了违背自己的人需要付出的代价,继续道,

  “另外一人犯错全保株连,我不指望他们能喜欢我们,我只需要他们能听从命令!”

  “燕王的意思是想让当地百姓听我们的话干活?这怎么可能?”

  任雅相到底是明白了李泰的意思,清楚知道李泰说出这一句话的目的是什么。

  而李泰听到任雅相的话,倒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先驱使着看看。

  第一步,先确定现在鄯城还剩下多少户,所以仁贵你先率领你的本部去贴告示。

  把我们接手鄯城的消息先发布出去,把鄯城的人数给登记起来再说别的。”

  薛仁贵行礼应答,虽然李泰的操作他不懂,但他相信燕王能让这片区域安定下来。

  随着薛仁贵带着人去统计整个鄯城剩下来的百姓数目,李泰也开始让其他人来清理鄯城。

  毕竟因为战争而导致鄯城有很多房屋摧毁,现在自己要发展鄯城,却要借助这次机会,把鄯城进行重新的规划。

  毕竟比较起鄯城自发性的发展,还不如自己全部从头规划的好。

  现在的鄯城就是未来的西宁,就算现代,整个青海也就西宁是值得发展了。

  而华夏想要控制青藏高原,那鄯城就必需要彻底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在自己手下清理鄯城内的废墟时,而李泰则看着李靖给自己留下来的军用地图思索。

  等到第二天,自己带上几位亲自去寻找本地药材的医者,懂得本地语言的向导,以及自己的五百亲卫,便在鄯城的周围开始闲逛起来。

  遇水渡水,遇山爬山,若遇到当地人,便也靠着向导的翻译跟着他们聊天,了解当地环境,尤其这里最常见的作物是什么。

  说实话,吐谷浑人到底是鲜卑族一路过来的,虽然说他们以畜牧业为主,但到底还是有一点耕种能力,当然也不强,也就比撒一把种子,靠天吃饭要强一些。

  不过至少在鄯城,还是有些耕种过的土地的,找来老农询问,知道这里最常见的种植作物是青稞,小麦也有种植,但种植的人不多,因为口感不是很好。

  李泰听到这话,总算放下了心,因为小麦能在这里生存这就足够了。

  至于小麦口感不好,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毕竟小麦不研磨成粉末,然后再进行加工,单单吃着麦饭,口感好那才是怪事,对于李泰而言,这是能通过技术解决掉的。

  但仅只这样却还不够,还是那句话,这样开发出来的河湟谷地,能自给自足,但是不足以支撑起青海的建成所需的资源。

  如果这些资源全部都靠长安,那怕是需要等到自己登基了,才能够调度足够的资源,不计代价的支持才行。

  “看起来,急是急不了的了!”李泰的神色严肃,心中到底隐约有了几分想法。

  但想真正实践起来,却还需要当地百姓支持,现在到底先把河湟谷地的定位给确定下来!

  李泰观察了整个鄯城周围的地势,明晰了湟水的水势,了解了当地的农作物后,心中对河湟谷地却有了规划,哪怕这规划粗糙,但用个几百年应该没问题。

  首先是天时上,因为整个地球平均温度上升,这就让鄯城的天然环境,甚至比现代社会的西宁要更加优越。

  别得不说,单是这积温就让小麦能在西宁落地生根,甚至成为主流粮食。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