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警告_耕耘贞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五章 警告

第(2/3)页

龄的话,却由自主多了几分的兴致来。

  毕竟前些年河南道水患,几乎遍及了整个河南,而李泰在幽州时又乘机吸纳了不少的流民前往幽州。

  所以跟陈大德说山东地区百姓疲惫,李世民倒也不是乱说话。

  只不过李泰素来有敛财之能,一个洛阳便砸出丰厚得惊人的税收,所以李泰要治理整个河南道,李世民倒也给得李泰。

  房玄龄听到李世民的话,摇摇头道,“魏王不仅是修建道路而已!”

  “圣人可还记得,魏王自己实地的在河南诸州走了一圈?”房玄龄对李世民道。

  “那自然是记得的!”李世民心中忍住了吐槽。

  皇宫遇袭四个月才收到消息,然后才紧赶慢赶的送上一份奏疏。

  说实话,李世民觉得青雀这亲儿子的心是不是太大了一点。

  “魏王便趁着那机会巡查指导当地的豪族与世家种植指定的特产!”房玄龄道,

  “这就导致,今年这些县城上交的也都是金钱,而不是粮食与绢布!”

  说实话,房玄龄说到这里,心中其实挺想吐槽李泰的。

  毕竟现在朝廷的主流都是收实物税,而不像是李泰上交给朝廷一份盖着自己印章的纸。

  如果不是去农业学府的粮仓与钱库中,最长一个月便能调度大额钱粮,房玄龄对这张纸是真不想要接受。

  “百姓够把税上交上来,自然便没问题了!”李世民摆摆手。

  因为李世民不是跟房玄龄一样处理着所有内政,所以李世民对这方面并不是非常敏感。

  至少在李世民看来,李泰写出来的钱能够花费出去,那这就是钱。

  真到自己缺钱时,那就去找自己的儿子要,看看那小兔崽子给不给自己!

  而事实上,这些年李世民的内帑还是只见增加,不见减少。

  因为李泰每次做什么项目,都会很主动的上交一部分给朝廷的做税收,以及上交一部分给内府监做孝敬。

  所以李世民现在每年都看着自己的内帑需要盖一间新的仓储,去储蓄各种形式的钱粮。

  什么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也就算了,珊瑚珍珠翡水晶也是寻常,当然还有很多的庄园田契,一大叠的对方在内帑里面,李世民也不多看。

  只不过想一想贞观三年时,自己的内帑空得可以跑老鼠,但现在十间房屋都装不下来。

  当然最重要得是,比较起从朝廷要钱时房玄龄拉着一张脸,魏征一副你敢要我就敢骂,至于张玄素则是一个瞄准了太极殿里面的柱子,一副你敢穷奢极欲,老子死谏给你看!

  面对这伙有能力有脾气的流氓团体,就算是李世民也怂啊。

  还是青雀每年送来的财帛好,至少他送过来的财帛,就算是朝廷重臣再眼红,却也没有插手的理由。

  毕竟这是魏王孝敬给他爹的,你们伸手要,你们要做什么,是要做魏王的爹嘛!

  房玄龄看着李世民的样子,神色严肃道:“圣人,这整个模式实际上并不是只修建了一条道路这般简单。”

  “嗯?”李世民听到房玄龄的话微微一愣,神色不由变得严肃起来。

  房玄龄对李世民行礼道,“魏王想让驰道运转起来,首先需要得便是马匹。

  而且是大量马匹,幽州的种子计划生产的马匹被魏王征调放到了这驰道上。

  而这驰道同时需要钢铁,洛阳那一座钢铁城所生产出来的钢铁,除掉了农具的那一部分,绝大多数的钢铁也砸在了这驰道上。

  而同时,每一座驿站至少配置了一名马官,一名驿卒,以及一名工匠。”

  “工匠?”李世民听到房玄龄的话有几分恍惚。

  因为前两者李世民倒是清楚,但工匠出现倒是让李世民有几分的以外,这东西冒出来总感觉有几分不搭!

  “主要是负责检查马车,毕竟这一路基本上都是换马不换车,基本上这次考核的工匠很大一部分留下来,而不是回家去。”房玄龄继续道,

  “同时,为了方便蔬菜瓜果等保鲜蔬菜运输,冬天储蓄下来的冰块,也被利用起来。

  而且臣还听闻魏王在汝州建立了一个瓷器厂,专门烤制瓷器来装水果罐头。

  传说能让水果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