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高昌余波_耕耘贞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零一章 高昌余波

第(2/3)页

  这就让文臣们有了思维惯性,以为所有的人都是李靖这么好说话的。

  再加上侯君集出将入相,一直以来都拿着经史子集在读书,让文臣们也以为侯君集已经明白了这次的下狱只是走个程序。

  你出来了以后再有战争,那你还是一方统帅,成为大唐的军神二代。

  这不,侯君集才关进去没有几天,岑文本便代表文官,开口文绉绉的上奏:

  “高昌昏迷,陛下命君集等讨而克之,不逾旬日,并付大理。

  虽君集等自挂网罗,恐海内之人疑陛下唯录其过,而遗其功也。

  臣闻命将出师,主于克敌,苟能克敌,虽贪可赏;若其败绩,虽廉可诛。

  是以汉之李广利、陈汤,晋之王浚,隋之韩擒虎,皆负罪谴,人主以其有功,咸受封赏。由是观之,将帅之臣,廉慎者寡,贪求者众。

  是以黄石公《军势》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故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急趋其利,愚者不计其死。

  ’伏愿录其微劳,忘其大过,使君集重升朝列,复备驱驰,虽非清贞之臣,犹得贪愚之将,斯则陛下虽屈法而德弥显,君集等虽蒙宥而过更彰矣。”

  台阶递到李世民脚下,李世民便顺势把侯君集给放掉了。

  李世民自然认为这件事情结束了,磨炼磨炼侯君集脾气,他还是自己手下的第一猛男。

  毕竟侯君集跟其他人不一样,他起家就是秦王府亲卫,是李世民一手培养出来的。

  从当初一无所有到现在的大唐国公,甚至李世民还想要把侯君集当做李靖二代培养。

  整个模式跟李靖一模一样,正因为稍稍打压,以后启用时才能委以重任,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使功不如使过。

  但这里面有一点点小问题,一是侯君集的性格跟李靖是不一样的。

  他有成为军神二代的资质,但他成不了李靖二代。

  李靖这种被杨素夸奖后,整个隋朝一路打磨到四十岁,最后还是在自己告发了谋反的李渊手下干活,李靖怎么可能不小心谨慎。

  就算是吃一点亏,那也就是当做吃亏是福了。

  自己手下的苏定方受到波及,李靖都不怎么敢出手帮扶,只借助机会把苏定方丢给了李泰,安排在幽州,也算是交待。

  但侯君集自从跟着李世民以来,他一直都是顺风顺水,可没这般经历。

  总而言之,李世民相信自己与侯君集的情谊,但却没有想到侯君集的性格更叛逆。

  至于第二点,那就是侯君集的钱没了,额,就是李泰的购买高昌俘虏的那一笔钱。

  因为将士们的奖励要及时发放,这点李泰是最清楚的。

  所以早就准备好汇票,基本上这些高昌俘虏一来,李泰便委托马周把钱票交给房玄龄。

  房玄龄扣除掉朝廷那部分,便下发给军方。

  而军方的几位高层见侯君集下狱了,以为侯君集没了,再加上自己跟侯君集的熟悉程度远远比不上到手的钱票,果断把钱先分给了士卒。

  至于侯君集那份谁拿了?不知道。拿多少?不知道。

  总之,等侯君集出来时钱已分完了。

  都到这时候,那总不可能在把钱吐出来给侯君集吧。

  毕竟这些武将,就算比不过侯君集的地位,一个个要么是国公,要么是郡公,最差也有个侯爵再身。

  一个人顶不住,但一群人面对一个已经失去了权势的侯君集,那大家怕什么!

  所以,回来甚至不到一个月时间,侯君集从风光无限的一军统帅,转眼成为了阶下囚。

  等到侯君集出来,权势没了,兵权没了,财富没了,甚至往日点头之交的同僚也没了。

  侯君集这辈子就没栽这么大的跟头,虽人已经重见天日,但心中这口气咽不下啊!

  不管怎么样,侯君集的事情,或多或少告一段落,不论侯君集愿意不愿意,这就是朝廷对于他的打压,也是他成为军神二代的必经之路,至少在没有谁谋反前,怕是变不了的。

  当然,高昌这件事情的余波,其实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