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结社率的野望_耕耘贞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八章 结社率的野望

第(2/3)页

定会轮到你家的。

  只是很有可能别的路段都已经通车能收钱了,结果到你这一段,看着那些车辆下了高速车道走普通道路。

  眼睁睁看着原本能赚到的布灵布灵的开元通宝就这么流入其他地方而已。

  这年头,想来看着别人赚钱,肯定比自己亏欠还难受吧。

  要是两者同时进行,那受到的心灵伤害就更是暴击了。

  就这么一路慢慢走,李泰不知不觉到到莱州,不过这里地广人稀,除了胶州湾是大唐水师但所驻扎的地方,实际上莱州李泰所关注的并不算多。

  而且因为是军队的驻扎点,闲杂人等不允许靠近,同时军营里的士卒也不允许随意离营,再加上李德謇到底是李靖的儿子,对军纪还是相当重视的。

  所以军队并没跟本地百姓有太多交集。

  甚至就算缺少什么物资需要补充,虽然绕到渤海比较麻烦,但现在的天津几乎整合了整个幽州的资源,军队缺少什么直接从天津获取也就是了。

  就算是水师的匠人不够,都能去天津捞到不少的匠人来维修船只。

  总而言之,只要水师本身克服了距离问题,那天津对莱州湾的大唐水师来说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甚至幽州农业学府遇到什么问题,莱州湾的水师也都愿意搭把手。

  因为他们也都发现了,自己在这水师呆了几年,将来退休了,完全可以前往天津,因为那里对于水手的需求量极大。

  毕竟,由农业学府逐渐引领的近海打捞,对高素质的海洋人才的需求几乎是无限的。

  尤其这些从幽州水师中退役的士卒,他们拥有丰富的航海经验。

  比较起从无到有的培养新水兵,直接从幽州水师手中抢人可方便太多了。

  而李泰看了看胶州湾,想要看看青岛这座城市的影子,但很可惜,自己连个影子都没看到,李泰明白,在路权为主的世界,青岛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

  但随着海权兴盛,胶州湾的重要性突出,就必然需要建立一座给胶州湾配套的城市出来,这才能慢慢诞生青海这座城市。

  “而且我手上也没足够人口,支撑起一个顶尖的郡县了!”

  李泰想了想,最后也只能无奈摇摇头,想要城市发展,终究还是离不开人口。

  像自己建设高陵,那先蹭了长安的地理位置,接着借助渭河吸收周围的人口。

  又或者开发天津,也吸收了不少异族人口,以及转移了一部分河南地的人口。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这样的建城模式怕是会越来越是困难了。

  其中最重要得原因,到不是别的,而是社会整体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平稳了。

  百姓们在当地都能顺利在本地生活下去,那百姓们是很少会愿意迁徙的。

  所以,比较起当初基本上是零的人口成本,想要百姓进行迁徙,怕是不容易。

  当然,要是完成城镇化改革,那自然好说,但李泰没这么迫切的动力一定要把每个城市都完成城镇化改革。

  把百姓逼得除了去城里打工,留在当地不论干什么都是亏本的,连最后的土地都给你没收了,根本就没考虑过一旦城市把他们的青春如同嚼甘蔗似的把他们嚼成了渣子,他们甚至连退回原地的本钱都没了。

  在李泰看来,自己能完成几个大城市的城镇化,形成一套完整的生产体系就够了。

  至于农村李泰更偏向那种推动企业下乡,每个村子能够有一个两个,可以让全村人干活的企业。

  让他们尽可能生产基础资料,这样国家就能出面收购,虽然就利润上来说,只能勉强算不亏,甚至还要补贴,但对国家稳定性质来说,那可要强太多了。

  简单的说一个月薪一万事多离家远的工作跟一个月薪六千事少离家近的工作,任何人在选择时都要稍稍犹豫一下,然后在环境的逼迫下选择钱多的那个。

  但实际上,你不论选择哪一个你都不可能凭借正常的工作实现五子登科。

  赚钱多的地方会有多花钱的地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