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世家的底蕴_耕耘贞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七章 世家的底蕴

第(2/3)页

他们。

        这时候县尉哪里还不知道自己等人的身份到底要有多么高!

        李泰原本正准备进门,转过头看向县尉,说道,“对了,你去把荥阳令,也叫到郑氏来,避免我有些话要一次性说两遍。”

        “遵令!”这县尉连忙答应下来。

        他不知道李泰是什么人,但他可以肯定绝对是自己惹不起的人就是了。

        至于荥阳令,虽然听起来好像是荥阳的父母官,但若没有荥阳郑氏的配合,怕是干不了多久就要滚蛋啊!

        所以如果为了某些政策的延续性,有的时候跟当地的世家合作,说不定比对官府下达指令要更加的好。

        毕竟有些工程弄起来那都是以年为单位,跟官府说,说不定官府就给你弄个人走茶凉。

        说实话,官府三年一届决定了很多奠基性质的大工程交到他们手中会很难推进。

        因为这些工程弄好了都是后人的功劳,跟他没什么关系,这就让官府的积极性很低。

        又或者,这些工程本身需要长时间的看到看到效果,对很多急性子的官员来说,还不如自己贪污了工程款项来操作说不定发展得更快。

        至于未来怎么办,反正跟自己没关系,自己已经去别处当官了。

        总而言之,在封建时代,官员想要比世家可靠,那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啊!

        世家别得不敢说,如果只让他们来发展自家当地的话,他们绝对是一股非常可靠的力量。

        因为郑仁泰还在长安,出来接待自己的是郑家的几位家老,几人见到李泰都非常恭敬的行礼,但也就到此为止了,李泰都还要回礼呢,因为他们都是过了七旬的老人了。

        “见过魏王,不知道魏王今日登门,有失远迎,乃我等不知礼数了!”郑老三道。

        “我这个人性子自由习惯了,诸位还是莫要怪我叨扰才是!”李泰开口道,

        “今日前来,是因为我在荥阳发现了一个值得投资的吃食,将来会准备改进,就是不知道你们郑氏感不感兴趣,若感兴趣的话,郑氏也参一份股进来也就是了!”

        “哦!”郑老三听到李泰的话,笑呵呵道,“魏王看得上的产业,怕是大产业。”

        “就算是能成为大产业,其实也是荥阳这地方好,乃是交通要道,做什么都是赚钱的,任何小产业到了这里,怕都是会成为大产业,”李泰坦然道。

        “不知道这个产业是什么,大概有多少的利润?”郑老三不由开口问道。

        “好好经营的话,十万贯起步,运气好冲击一下百万贯也是有可能的!”李泰开口说道。

        李泰倒是真没有瞎说,零食产业算是那种看起来不起眼,但实际上却是已经冲入了万亿级别的市场了,说实话跟衣食住行一起的也很少没有不破万亿的。

        而这是在唐代,能够跟柿饼竞争的最多也就是桂圆蜜饯之类的零嘴,甚至连竞争都算不上,随着贞观之治不断的抚平百姓受伤,经济开始上升,这些东西自然而然开始在百姓中流传,会成为百姓们消遣之余的零嘴,可以说是一大片蓝海啊。

        没办法,柿饼实际不仅是柿饼,像桂圆蜜饯之类天生带着几分甜味的东西,在这个连蔗糖都还没有办法进行普及的时代,根本就没什么东西更他们竞争。

        靠着大运河,甚至等到将来洛阳跟长安之间也建立了一条高速通道,甚至能快速销售到长安去。

        还是那句话,只要成本能下降下来,对很多原本只有贵族才能够享受的东西,开始变得那些在城中打工,或者有自耕田的百姓都能偶尔买上一些时,这东西自然就能挣大钱了。

        毕竟零嘴这种东西,就算是再贵,也贵得有限啊!

        就好像经济上研究出让富人多花销的奢侈品,但富人所能消费的体量到底是有限的,当穷人穷得没办法消费时,经济危机照样会爆发。

        至于富人本身是没办法消费完不断生产出来的源源不断的产品的。

        毕竟富人个人购买力强,但整体消费力真的不如百姓。

        “柿饼,真有这么大利润?!”在场的几名郑家的老者不由面面相觑,别看着世家真的拿钱,万贯还是拿得出来的,但那或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