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一章 因人而设
第(3/3)页
,郭诚宇占三成,这七成不全是杜家三房的,杜玉清预备再找一个股东,到时的份额从她这里出。她把这个事很坦白地告诉了郭诚宇,他表示理解。他知道杜玉清做事喜欢是三方合作,万一有什么事情可以相互平衡制约。既然是南北杂货行,就是要汇聚各地的好东西进行交流买***如服饰上有北方的皮货,南方的丝绸,在食物上北方是红枣杏仁等果脯,还有些牛羊干肉,南方则是茶叶等,郭诚宇的优势在北方,而杜家的优势在南方,他们是一种很好的互补关系。但因为目前最紧俏的物质是蔗糖,所以郭诚宇对杜家的倚重会更强些。
在大方向确定下来后,杜玉清就抽身离开,把其余的事情交给常胜和郭诚宇去谈,这方面常胜比她合适,他既懂行,又能放下脸来和郭诚宇那个滑头据理力争,嬉笑怒骂无所不能,她可不行,她有自知之明。
况且杜玉清还有其它的事情要忙。原来的杂货铺门面用不上了,她就考虑让它改成”云裳“的铺面,这个工程量就大了,不仅房屋院落要修葺,整体都要重新规划和布置。杜玉清考虑清楚后就把它一同交给了耿家辉去负责。
杜凌外表温和慈祥,一旦事情决定下来,便有一种杀伐决断的执行力。十六日分完家,十七日他就命人把三房之间连接的通道给封了,各家自己开了一个朝街的房门,外人一看就知道杜家三兄弟分家了,如今是各自为政了。于是各种消息和谣言甚嚣尘上,杜家三房的门前更是冷落了。其实,那只是一种表象,三家后面的花园还是共用的,杜玉清他们每天早上还是照样一起在演武场锻炼,只是对外人讳莫如深而已。
十八日,杜玉清约见了范斯远,有些事情想征询他的意见。范斯远的精神明显好于他们上次见面。杜玉清问他参不参加今年四月的春闱,她担心他面临这么大的困难局面会主动放弃。
“怎么会?”范斯远不解地反问道:“当然参加了,人家正要看我的笑话呢,我干嘛还送上去给他们瞧去?我不仅要参加,还要考出优异成绩给他们狠狠地反击一下。”
杜玉清松了口气,这下她放心了,那个骄傲的范斯远又回来了。杜玉清也没有遮掩,她知道范家现在困难的生活状况就想帮助他们一下,她向他提供了两个方案,一是是杜玉清借钱给他们家,帮他大哥把原来的店给盘回来继续做下去,一个是让他大哥到杜家新开的杂货铺去当管事。
范斯远想都不想就回答说:“就第二个吧。”
杜玉清问:“你不回去和你大哥商量一下再决定?”
范斯远不在意地说:“我大哥肯定听我的,没错的。他人老实,原来的生意多少仰仗着父亲的名声才能维持下去,现在父亲蒙此大难,仅靠大哥自己是很难支撑起整个买卖来,我又分身无术。还是让他老老实实当个管事踏实些。”他很高兴,阿杏尊重他,没有只是给钱,而是帮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
杜玉清点点头,也许范家的机灵和聪颖都长到范斯远身上去了,范大哥的确是比较老实的人,他做别的也许不合适,但到杜家杂货铺当名管事应该会比较称职。她心里也很高兴,如果是别人,一般会选择前者,因为让一个原来的侍郎嫡子去做名店家管事,很多人会认为丢份觉得受到了侮辱,甚至把它看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事情来看。如今范斯远能够心平气和地选择和接受,说明他已经放下了许多成见,心态变得更沉静和笃实,这是她所乐见的。
杜玉清找范斯远来还有一事,就是家里要办公学,还差能教蒙学的先生,她知道范斯远在京城年轻的读书人中面子广,就请他帮忙介绍一下,最好年轻一些,性子活泼一些。范斯远奇怪地问:“为什么还要介绍别人?我不行吗?”
杜玉清瞠目结舌了,“你不是要参加科考吗?怎么能分心?”人家这个时候恨不能一天不吃不喝都在读书,你还有闲心去当先生?
范斯远自负地说:“我做先生和参加科考有什么矛盾?功夫是水到渠成的,现在临时抱佛脚有什么用?只教半天课耽误不了我什么事。再说了,蒙学可以让我温故知新回归本源,还可以和小孩子在一起玩,教学相长,耽误不了的。”
好吧,杜玉清只能从善如流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