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章 比赛中的明悟_围棋传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九三章 比赛中的明悟

第(2/3)页



  道策先生当年下的那盘棋,李襄屏现在当然不记得了,然而面前这盘棋,李襄屏既然学了人家的招,那么当前的主要矛盾或者说自己面临的问题他就必须清楚。

  目前这盘棋刚刚开始不久,棋盘上区区10几枚棋子,那么在这个时候,棋盘上这些棋子的作用和意图其实都是不明显的,在这种情况下要评估这些子的子效,暂时就只能用贴目作为参考。

  由于“农心杯”是执行黑贴6目半的规则,那么在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这样认为:假如棋盘上每个棋子(无论黑白)的子效能达到6目半或6目半以上,则可以认为“子效充分”,反之则是效率不够或者说子效不充分。

  而两个人下棋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尽量发挥自己棋子子效和抑制对手棋子子效的过程。

  假如能形成这样的概念,那么李襄屏认为,刚才这步“道策之靠”就呼之欲出!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目前发生战斗的地方,是在棋盘的右上角,而在这之前,这里应该算是黑棋势力范围的,白棋在这一带一个子都没有,而黑棋却已经下了3手棋。

  又因为在刚开局的时候,你还不能认为人家老曹这3步棋就是坏棋,换种说法说,当你准备在这里进行作战的时候,你首先就必须承认人家的子效。

  一手棋的价值是6目半,3手棋的价值就是19目半。

  只要有了这个概念,那你在这个局部的作战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了。

  这个概念是什么?这个概念就是:你在这个局部的作战,只要能把对手的空压缩在19目半以内,这就算是抑制了对手的子效。

  只要做到这点,那你的作战就可以认为是成功!

  李襄屏相信,道策前辈当初在发现这步手段的时候,他就是从“子效”这个角度来思考问题的。

  虽然那时候还没有执行黑贴6目半的规则,但他心里肯定也存有类似的概念,也就是在下棋时想着要降低对手的子效,只有这样,他才能在这个基础上产生飞跃,进而下出那步接近“狗招”的好手。

  不仅如此,现在的李襄屏甚至认为,其实像这样的概念,这不仅是能够下出这步好手的根源,更应该是整个局部作战的指导思想------

  比如现在,当李襄屏构思这步妙手后续下法的时候,他就牢牢遵循这个指导思想。

  下午接近2点钟,结束长考之后的老曹开始落子了。

  一个小时20手棋不到,这在“农心杯”这种赛制中当然算是很慢的了。不过老曹现在当然不在乎这个,毕竟在这之前,李襄屏也是经过一次长考的,到目前双方的用时也就是持平而已。那么为了防备“中刀”,接下来的老曹显得非常谨慎,他每一步棋都考虑再三,看上去非常谨慎,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

  然而尽管如此,刚刚产生明悟的李襄屏却感觉自己这时候的头脑非常清晰,对接下来作战的目的非常清楚,他甚至有一种俯视全局的感觉。

  是的,就是那种站在很高的地方俯视大地的感觉!

  时间来到了下午2点半,这盘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