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五一章 思考的支点
第(2/3)页
思考的支点。
而“判断”就很难找到这样的支点,就比如李襄屏今天下这手棋,他完全就是凭借他当时的瞬间感觉,凭借他的“职业素养”,他瞬间觉得这样下应该可行,所以他当时就出手了,至于其他下这手棋的理由:没有!
当然喽,像这种纯判断的问题,人类也并非完全找不到思考支点的。
而这其中用得最多的方法,那应该就是道策先生创造的“手割”了------
这也是李襄屏认为日本道策棋圣最伟大之处,把他排进人类围棋历史前3应该毫无争议。
因为他创造的这种方法,为人类解决“判断”问题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支点。
而现在,李襄屏就准备遵循这样的思路,来重新梳理一下当前的局面了。
只是非常可惜,10分钟过去了,李襄屏并没有找到这样的支点。原因很简单,因为像“手割”这种方法,它是有一个缺陷的,或者说有它的局限性。
想运用这种方法,那必须找到一些人类已经完全认可的常用棋形,类似于“定式”那样的常用棋形作为参考,这才能有效的进行“手割”。
只可惜在今天这盘比赛中,却完全找不到这样的棋形,在前面45手棋当中,对局双方完全都是在“不走寻常路”,几乎每个局部都是那种非常罕见的棋形。
“现在该怎么办呢......”
时间来到了中午12点40,就在这个寻找思考支点的过程中,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李襄屏突然想起真实历史中的一盘棋了。
嗯,这盘棋和今天的对手有关,那就是第一季“人机大战”中,由李世石VS一代阿法狗的第五局。
相信大多资深棋迷都对那盘比赛印象深刻。
第一季人机大战,双方约定一共下五局,前三局李世石惨败,输得没有任何机会,正当人类准备承认“人不如机”这个既定事实的时候,李世石在第四盘扳回一局,这给予人类于希望。
尤其是在第4局结束以后,李世石主动提出第5局自己执黑(第4局李世石是执白赢的,他想看一看自己执黑能不能赢),这就让这最后一盘更加引人关注。
那盘棋的最终结果当然是毋庸多提了,现在所有人都知道最后是李世石输了,只不过在现在,李襄屏却想到另外一个细节:
“嗯,虽然两盘棋的具体下法和局部棋形完全不同,但从整体格局上来看,至少从前50手棋的整体格局来看,今天这盘......和那盘倒是很有点相似之处呀......”
相似之处在什么地方呢?
在那盘比赛当中,李世石开局就狂捞实地,而今日这盘他也是狂捞实地。
在那盘比赛当中,阿法狗在40多手时候设计一个弃子战术,它放弃大量实地,从而一举取得全局的优势。
而在今天,就在刚才,准确的说就是李襄屏的第45手,他就是设计一个弃子战术的,准备在局部放弃大量实地。
但是等这个弃子战术完成以后,自己能像阿法狗那样获得全局的优势吗?
实话实说,李襄屏现在不知道,他现在完全不清楚!这也就是他现在的困惑-----
一如他当时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