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几件事,请大家务必花上五分钟时间看完,拜谢_水浒武松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几件事,请大家务必花上五分钟时间看完,拜谢

第(2/3)页

  重新创作《水浒武松传》的时候,自我感觉,真是要比《重生武松》成熟太多了,简直把所有新人易犯的错误全都避免了。

  当然,读书多并没什么了不起,更不代表一定能写好。老祖宗教育我们,做人要谦虚谨慎。这四字箴言,在下永不敢忘。

  我不敢说《水浒武松传》写的多好,但和我自己上一本书相比,我认为是巨大进步。

  至少读者之中,顶的人,远比喷的多。和上本书反过来了。

  3

  在起点数以百万计的作者中,太多的人喜欢写套路文。

  我不写。

  我只坚持自己的想法,我不怕扑。

  读书和旅游是我最大的乐趣,那么写书,我同样也感受到了这份快乐。

  我真诚感谢网友大汉冉闵等人每天帮我投推荐票。

  我真诚感谢网友自爱一人心等人在本书还没有推荐,数据极其平淡的时候打赏。当然,上了推荐后打赏的好汉也同样感谢。

  我真诚感谢老读者  z相钦给我这个新人这么高的评价:“大大的小说行文如行云流水,悬念反转都设置非常精巧,还有许多诙谐对话,好有意思。喜欢!”

  还有那么多收藏、写留言支持我的朋友,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请大家放心,本人一定完本,绝不太监!

  能不能写好网文,那是能力问题!

  肯不肯虚心学习,努力进步,那是态度问题!

  愿不愿考虑读者(不管是付费读者还是非付费读者)的感受,真正做到不太监,不烂尾,那是人品问题!

  说到这,我想和大家说说历史类网文的结尾问题。

  相比玄幻、灵异、都市、游戏、仙侠等题材,历史文的烂尾和太监频率,高居榜首,历史文几乎很难有把结局写的特别完美的。

  像《新宋》《水浒求生记》等佳作全都不写结局,直接放弃,其实凭心而论,他们也有各自的苦衷。

  有时是笔力放的太飞,无论如何都收不回来了。

  而有的时候,则是无法处理网文与正史的矛盾。

  正史之中,悲剧甚多,这是网文读者所不喜的。而网文你改变了很多悲剧,制造了很多爽点,固然是好事,但结局你怎么收?

  你敢瞎编,如果你的文章狗屎不如,扑成渣,那也倒罢了。如果你的影响力巨大,严重扭曲正史,你放心,相关部门想办你,分分钟的事。

  所以如何处理好结局,简直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好在我思考好几年,总算自作聪明的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不犯忌,又能不烂尾,尽量完美的写出结局。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看法,请大家拭目以待吧。

  4

  关于两本书的区别:

  《重生武松》从主角小时候写起,收将的章节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二。

  《水浒武松传》直接从武松打虎写起,没多久就上梁山当了老大,收将的情节要么删光,要么略写,总之绝对不用这个浪费篇幅。统领梁山之后,故事才算正式开始。

  之所以有这样的考量,是因为无论现代作者再怎么改写,也绝对不可能比水浒原书的收将情节更好看!

  特别是在第一本书写到一半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把收将情节写上二三百万字骗钱,是一种极端不要脸的行为!

  有了这个认识后,我立刻把《重生武松》的原大纲删去了五分之三,迅速写完收将,再加上建国称王之后的情节,全文80多万字就结稿了。

  《重生武松》所有不好的地方,全弃。但是这书虽然不好,却也是我当年呕心沥血,绞尽脑汁,逐字逐句认真写出来的,里面的一些极少数特别好的情节,和那些特别好的灵感,我会拿过来直接用,提前和大家说明。

  也就是说,两本书会有一小部分的重合,但是少到可以忽略。

  我是个认真的人,我是在认真写这本新作,所以绝不抱残守缺,而是锐意进取,为我喜爱的水浒故事添砖加瓦。

  5

  历史文最难写。

  历史本身太厚重,太严肃了。

  历史文中,如果加点幽默搞笑的情节,就像调味剂一样,能有效的减少历史文本身固有的枯燥。当年明月就是最成功的例子。

  然而这个度最难拿捏。

  这些幽默情节若是用好了,文章活色生香,增分不少,但如果稍微有一丁点没弄好,立刻便沦为弱智作品。

  所以那些写历史网文的大神,很厉害,他们在文章整体架构上,处理的特别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