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防化专家_谍战迷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9章 防化专家

第(3/3)页

进去。最好的办法就是拿一个保温瓶或者冷藏箱,只装病毒,体积就小多了。是这样吧?”

  徐工对他竖起大拇指:“理解正确,给十分!”

  陶元举继续答题:“如果敌人要以炮弹形式发送病毒,必须得等到要使用时,现场装载。否则时间长了,那病毒也死了。”

  “差不多是现场装载,提前装能提前的时间也不会多。”徐工肯定地说。

  “也就是说,如果在两江发射,就在两江装载,不在两江发射,就肯定不会在两江把容器打开。对吧?”

  “理论上是这样。”徐工点点头。

  “那会不会在俘虏中注射病毒,或者放入江水里?”陶元举想到刚才郑工说的一共有三种投放方式。

  “俘虏中施毒,军部已经知会驻军各部,防止人员渗透,即使有俘虏被放回,也要隔离观察。这个问题好办。”这次是于康代专家回答的,从雾都出发前,上峰给他简单提到过。

  “至于把病毒投放水中,两江的水一条自北向南会合入大江,一条大江又是自西向东,并不流经目标区域。至少在两江中投放的可能性不大。”徐工说道。

  陶元举等徐工说完,思索了好一阵。

  “听两位专家这么一介绍,这节课收获不小。划重点,敌人最有可能还是用炮弹发射投毒。咱们得找到他们的炮阵!”陶元举做听课总结。

  “还有可能是炸弹,飞机投放。”徐工忘了说这一点,又补充道。

  “那病毒不都被炸死了吗?”

  “有一种叫做哑弹的玩意,听过吧?”

  于康看陶元举就是故意这么问的,也跟他开起玩笑来。

  “当然,”徐工最后说道,“因为装载和发射地不能相距太远,两江距离前线有上百公里,两江很可能只是中转地!但我们最好还是在装载之前的运送过程中,把它销毁。”

  “科普了这么多,最后的结论,还是要阻拦病毒的运输。明白了!”陶元举想,这不又从终点回到了起点嘛。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