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四十三章 科技之光
第(2/3)页
的基本构成之一,另外两种浓硫酸,和浓硝酸。就是这一家人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
实际上华夏很多的科学技术并不亚于西方,并且也并不是因为敝帚自珍,而是他们并没有向西方那样快速的被人传递学习,并且因为儒家的压制也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学习这些东西。
在这一家的要求下,还有众多参与研究的学子,还有韩振汉招募来的大批的道士,在史书中找到了硫酸的制法。
当然这个制作的方法并不是什么后世的硫酸和双氧水的反应。因为又需要密闭,又需要过氧化氢的加入。首先连过氧化氢都没有更不用说什么密闭空间了。
他们参考了一位道士的文献。《黄帝九鼎神丹经诀》没错这就是一个道士,叫做孤刚子的道士写的,这书是从哪来的当然也是青城山的道士那里找来的。利用干馏胆矾获得绿矾油,在经过反复的提纯,浓硫酸就出现了,实际上这个绿矾油就是稀释过后的硫酸。
干馏这说法说起来可能很多人觉得不熟悉,实际上木材烧炭也叫干馏,制作煤油,也要干馏,用干馏这种技能最熟悉的人当然就是道士了。他们的丹炉就是最好的密闭空气的设备。当然要大规模的得到硫酸当然不能用那小小的丹炉来制取了。
不过财大气粗的兄弟会,直接按照那些道士的要求还有经过兄弟会的改良,密闭的铜制反应釜出现了。
而大规模的制作稀硫酸。再把稀硫酸进行蒸馏,那么浓度逐渐提高出来的稀硫酸就出来。而胆矾这种原料别的地方不多,大理却多的很,因为这里铜矿并不比铁矿少,原本这种除了入药和没有太大作用的东西,一下就被抬高了价格。
而人们当然不知道这个青蓝色的粉末到底招惹到了谁,一夜之间价格被抬高不说,过了些日子连买都买不到了。
这个在深山里的秘密基地,后来也用同样的干馏的办法得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