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荒野求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第(2/3)页
庞煖听了暗暗称奇,问道:“这是为何?”
“耕地。”张松笃定的说道。
“因为耕地?”
“是的,将军。经历重饥荒的往往都是密集农耕区,本身野生资源就非常少,比如青州、司隶、徐州、冀州,这些地方处于中原腹地,开化文明,百姓淳朴,遵循王道,重农桑轻杀戮。农耕开发非常充分,可供采集的野生环境就少。
相反,扬州、幽州地理偏远,又有山越、乌桓为患,民风凶悍,百姓不服教化,有【牧牛放马】、【采集渔猎】的习俗。耕地开发不多,反而野外资源充裕,即使发生天灾,也能依靠旧俗活下去。”
庞煖听到这里,心中暗自腹诽,妈蛋,这是一个超纲发挥的学霸型历史人物。
曾经看到父亲的《鬼武神》手稿,书皮第一页就写着【史上留名之人,必有过人之处】,想着是不是有些过于厚古薄今,抬举古人了。
庞煖在见识到张鲁、张松这两位三国历史上的“龙套”之后,就越发感叹这句话放在《鬼武神》首页,一点也不夸张。
张松提出的,正是【采集补给】策略核心。
【选择土地开发程度低,荒野资源丰富,最适合采集的迁徙路线。】
庞煖拿出一张麻布,上面是根据《鬼武神》【人口迁徙调查篇】中的人口分布、地理结构、各地物产、自然资源的统计,画出几条流民合理迁徙路线。
张松看到这个麻布上内容,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里面详细标注了哪些地方受过灾害,耕地多少,人口几何。那些地方耕地开发不多,野外物资丰富,流民经过不会挨饿.........
“吾曾听闻将军【古之恶来】之名,心中颇为不屑,本来以为将军只是一介匹夫尔。今日才知,将军之志。”
张松看完地图,心服口服的称赞道。
天下山川地势、关卡险要、风土人情、物产补给,全部了然于胸。这样志在整个天下的人物,未来必然是乐毅、韩信那样名震天下的大将军。
如果不是已经下定决心,全力以赴支持三代天师张鲁的【道之国】理念。张松也许就会跟随庞煖这样的将军,征南逐北,亲自见证这等豪杰人物的成长。
庞煖有些脸红。
规划好路线之后,下面就是将采集文明的技巧知识传授给张松了。
这就是【采集补给】策略实施的基础。
【提高农业人口的采集效率】
农业文明人口的采集技能知识非常有限,并不能在野生环境里面确保吃下去的东西比消耗的体力多。
支撑人体的三大营养元素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野外环境里实际上可供利用到的非常非常少。
没有去野外求生过,对这一点的认识往往错误得离谱。
工业文明人口——普通现代人,真要扔在野外就是个死。
怎么把鱼弄到手?怎么把鸟抓住?怎么找到能吃的虫子?是个非常难的技术活,要掌握非常多的知识点。
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消耗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