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 喀秋莎火箭炮_老兵不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3 喀秋莎火箭炮

第(1/3)页

  0313  喀秋莎火箭炮

  “朋友们的提议很不错,可以考虑开一个老王讲故事,专讲老王我过去的故事。”王亮笑着应道。

  1949年10月1日,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日子。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暨阅兵仪式给予强烈关注的不仅仅是中国人民,还有外国人。

  它们迫切地想要了解新中国,了解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即将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权。

  这个国家是够足够强硬?

  她会不会像以往政权那样在几年甚至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倒台?

  它们的国家能否在这里攫取到利益?

  这些是很多外国人关注的问题。

  1949年的秋天,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不平凡的季节,人们感受不到秋风的凉爽,心中洋溢着无尽的温暖。

  好似春天,出暖花开。

  好似夏天,骄阳似火。

  驱逐了黑暗,黎明,悄然到来。

  开国大典定于下午三点开始,而上万的工作人员从凌晨就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

  之所以把开国大典的时间定在下午,目的是为了防备常凯申孤注一掷派空军空袭北平。

  虽然此时此刻的常凯申还不知道自己手下的几员哼哈大将都已经被保卫部门给破获,但改风险还是要充分考虑到的。

  毕竟国*军拥有强大战斗力的空军,而解放军这边总的算下来也就不过十七架飞机。

  且没有防空雷达,地面的防空炮火也不一定能够起得到作用。

  所以国民党的空军一旦前来偷袭,基本上没有什么招架之力,会造成一个不可挽回的后果。

  评论区,网友问道:“三点?为啥是三点呢?难道把时间定在三点老常的人就不会来了?”

  王亮做出了科学的解答:“下午三点,那一个经过严密计算而得出的时间。”

  “当时国民党用于轰炸的飞机是美制b-24轰炸机,时速可达四百八十八公里,最大航程三千三百八十公里。”

  “从浙江的舟山群岛起飞,和北平之间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