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 喀秋莎火箭炮_老兵不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3 喀秋莎火箭炮

第(2/3)页

行距是一千二百三十公里。如果上午起飞,三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抵达北平,执行完轰炸任务便可安全返航。”

  “但如果是在下午行动,执行完轰炸任务的飞机是没有办法安全返航的,因为b-24的夜航能力差得要死。”

  这就是那厚重且不为人知的历史,现在回首看去,别有一番滋味。

  事实上常凯申最后没有下轰炸北平的这道命令。

  或许是不想看到天安门城楼被炮火湮灭吧。

  或许是不想看到那些年轻的飞行员牺牲掉。

  毕竟都是我们都是中国人,血管里流着的是华夏子孙的血。

  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和城楼下人民群众的欢呼声,主席向全中国、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伴随着主席按下电动按钮,在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万众翘首仰望的庄严目光中冉冉升起。

  三十万人一齐肃立,抬头瞻仰新中国的第一面国旗,人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王亮又想起了当年的一件趣事,道:“或许有很多人不知道,当年的这根国旗杆也是有很大的来头的,说出来大家可能不相信,它是由自来水管做的。”

  “当时的新中国可谓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不得不用自来水管来制作国旗旗杆。选用了四根直径不同的自来水管,一节一节地套了起来,最后焊接成长度为二十二点五米的旗杆,前后共用了十天的时间。”

  “为了确保自动升降的成功,工作人员们付出了相当大的艰辛的,反反复复的实验,确定没有问题之后才算成功。”

  “现如今,中国已经是工业强国了,那样尴尬的境遇不会再有了。当年的那根旗杆,现如今,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闲下来的时候,我会去看看她。”

  话里话外,王亮都流露着一种情怀。

  像他们这个年代的人,老的老,去的去,剩下的已经不多了。

  当相同经历的人都不在了的时候,情怀,显露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多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