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半山偶遇_风雷幽明水云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七章 半山偶遇

第(3/3)页

陕西马政,期间平定边疆进犯、弹劾贪庸总兵武安侯郑宏等。今上即位后,元人军入侵固原,总兵官曹雄拒绝派兵援助,杨应宁于是亲率轻骑昼夜行军,发动奇袭击退了元军的进犯。你说这样的人可是国家栋梁?可惜,就是这样的人现在却不得不赋闲在家了。听说是因为他不肯依附刘瑾而被弹劾,后来还被刘瑾诬陷其冒领边疆费用被逮捕入诏狱。全靠李东阳、王鏊等人极力救护方才脱险保留一命,如今致仕在家中修养。“

  哦,原来他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杨一清啊。几个年轻佩服不已,有些后悔刚才没有多和他交流一下。

  姚先生谆谆教诲范斯远道:”你和他有类似之处,天生聪颖,少年时既有才名,他看到你就仿佛看到他自己一样,他批评即是批评他年少时的自己,是怒其不争啊。你应该看到杨应宁其人性情已经十分平和,即使这样他还沦落到如此境遇,如果以你现在这样意气用事的风格出仕,觉得自己出于公道之心便勇往直前,身处在他的环境中恐怕早已粉身碎骨了,他是在替你担忧啊。出来为官做事,才气公正固然重要,但作人的方式方法更重要。有些官员遵循文官死谏的信条,觉得自己不怕死,死了还可以青史留名,就一味直言上谏,争强好胜猛打猛冲。殊不知此乃匹夫之勇,于做的事情、形势改变可有助益?甚至可能物极必反起到了相反的付作用。有的时候隐忍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因为更强大。真正成大事者,善于审时度势,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声誉,忍辱负重成就国家和事业,也许他们未必能够青史留名,甚至会被误会,但以后的人们终究会看清他们的用心良苦,公正地评价他们的历史功过。在这点上,你要好好地自省。成就自己,还是成就事业,你得好好反思。“

  一番话让范斯远陷入了沉思,这是先生有史以来对他说得最直接最重的话了,他不由地抬头看了杜玉清一眼,杜玉清正好也在注视着他,她清澈的眼睛里充满了关切。他突然有所了悟,阿杏未必对他没有情,杜渊之未必对他不中意,可是作为朋友,还是家人,他们的选择会不同。他这样的性情让他们不敢放心地把阿杏的命运交付给他,想到这里他心里大痛,心如刀割,他感觉他如果不改变,他永远就得不得阿杏了。

  杜文智心里暗自羡慕三妹妹的运气,刚拜了操江提督做了干女儿,如今又得了一个退隐的朝廷重臣的青睐,杨应宁如今虽然致仕,将来未必不能官复原职,甚至步步高升。如果是他,他肯定以后就会常去走动,可惜,杨应宁对他态度一般,即使上门他也不知道该谈什么,多会自讨没趣吧。他由此想到,有时候思想比行动更重要,有的人蝇营狗苟处心积虑,不如另一些人一蹴而就,思想上的共鸣和达成了,行动就简单了,甚至可以一步到位。

  如果三妹妹是个男子将来该有多大的作为。他却忘了,杜玉清如果是男子,也许她就没有这样的自我反省和不断修行的机遇,她是因为限制反而成就了她的自我完善。
记住手机版网址:m.xdd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